Date: Sep 13th to Oct 31st
逍遥,对外是一种自由的状态,对内是一份自在的心态。
周围艺术很荣幸地呈现八位艺术家的精彩群展《逍遥游》,探寻艺术家们自身创作的状态。
瑞士艺术家阿洛伊斯•利希斯坦纳(Alois Lichtsteiner)的作品于2018年被纽约现代艺术馆(MoMA)收藏。如今他保持着稳定的创作节奏。最近的作品对过往十多年的风格做出了新的尝试和突破——画面有了一个非常大的变化,丰富的颜料层层叠叠,将更多的笔触掩盖在更多层的覆盖之下。今年75岁的利希斯坦纳将在瑞士伯尔尼重要的弗兰兹•格什美术馆(Franz Gerstch Museum)举办个人展览,回顾五十年的创作生涯。
出生于1934年的荷兰国宝级艺术家克拉斯•赫伯斯(Klaas Gubbels),年逾90的高龄仍然坚持创作,旺盛的创作状态令人赞叹。此次展览中即将展出赫伯斯近几年的新作,相信观众能看到很多新意和意外之喜。2024年赫伯斯在荷兰阿纳姆美术馆(Museum Anherm)举办了个人六十多年创作生涯回顾展。
艺术家在不同的阶段面对自己的创作和生活,是做一棵长青树还是厚积薄发,是自主的选择也是时代的机遇。
定居柏林多年的季大纯,这几年以每年一个展览的节奏,以“随风潜入夜”的细雨方式,不断推进他对西方绘画的研究和剖析。艺术家生活在欧洲,身处西方艺术的中心却又带有深刻的东方艺术传统,作品呈现出极其精妙独特的视觉体验。
科查•瑞斯特(Kotscha Reist)今年五月刚刚结束瑞士伯尔尼的个展不久,同时在苏黎世发布出版了自己的最新画册——多位重要的欧洲艺评人为画册和展览撰写文章,清晰的梳理了过去八年的创作。尽管瑞斯特的创作数量在逐年减少,他对自己想法和情感的表达却越来越浓缩。
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与旁人不同的经历和道路。每一个艺术家走着走着,走出了自己的路。每一条路都是一道闪耀的光。
丁文父多年来生活在加拿大的维多利亚岛上,他的创作和生活节奏高度统一,是一种半隐的状态。丁文父也是一位重要的藏家,在很多领域有着独特深入的收藏脉络,且站在纵观东西方文化的高度之上。他的创作自然而然,水到渠成。此次展览将呈现最新的作品,值得期待。
黄渊青这几十年的创作有两条脉络:一条是显性的抽象绘画的创作,另一条是时间更为久远的隐性的对中国书法的研习。隐性的书法脉络给予显性的抽象绘画创作源源不断的滋养。这也使得黄渊青的抽象语言更为丰富更有力量。
来自瑞士温特图尔的马塞尔•加勒(Marcel Gähler)和内蒙古草原的韩嘎日迪都拥有一种田园牧歌式的创作和生活方式。加勒的创作主题是自然和人文,是发生在他身边的触手可及的故事和画面。2023年一次上海苏州之旅,随之而来的作品里有了我们熟悉的影像故事。韩嘎日迪从城市生活彻底回归草原的怀抱。但是他的作品却走出了草原,绘画语言也有了新的变化。色彩和笔触不再是艺术家关心的部分,更多的焦点在于内心的情感语言的叙述,表达更为自由。
庄子在《逍遥游》中描述了展翅千里的鹏和遨游万里的鲲,它们都有着寻常之思难以想象与理解的状态。八位艺术家在各自的空间里展翅翱翔,如鲲鹏一样自由自在地探索艺术和人生的奥妙,让我们叹为观止!